一、项目背景
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是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和浙工大共同发起。研究院立足于支持龙游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和“生态工业样板县”,充分发挥浙江工业大学的人才、技术、学科等综合优势,引进多层次人才团队,聚焦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低碳环保、绿色化工等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工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等工作。联合项目旨在深度融合龙游地区企业与浙江工业大学在技术和学科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专业型高水平创新人才。
二、项目特色
平台经费保障,项目依托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开展,研究院占地153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政府每年资助2600万元经费用于研究院发展,已申报衢州市重点实验室,共计开展近900万元科研设备的采购,是浙江工业大学最大的地方研究院之一。研究院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教学案例开发基地等平台;牵头获批浙江省科技厅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等纵向、横向课题,累计科研到款超过1100万元,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方向和充足的研究经费保障。
特色指导团队,项目通过汇聚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型指导团队。研究院已构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树成、国家杰青胡俊等人在内的发展委员会,全面支持项目的开展。人才和导师队伍包括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浙江省杰青、山东省杰背、中英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
人才政策优势,项目也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支持,与当地政府签署项目共建协议,并保证对在龙游培养且毕业后留龙工作的硕士研究生给予60方全额购房津贴、现金奖励等多项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为在龙培养的浙工大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科研和就业条件。
发展前景优势,项目具备直接申报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硬性条件,正在申报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同时研究院提供良好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条件,支持和推荐联合培养研究生入职各类优势就业单位。
三、项目合作企业简介(选填)
项目与当地多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以下是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合作企业简介: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迅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企业之一,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应用集成的上市公司,致力于为智慧工厂提供核心部件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3C、锂电、机器人、包装、纺织、物流、激光、CNC等领域。
浙江香满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设施农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衢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先后承担了浙江省农业“双强”、衢州市未来农业园项目。公司的核心园区——龙游国际花菇共富产业园,设施先进,全年可生产花菇200万斤,满足花菇从菌种培育到成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闭环的需求。
浙江龙游东方阿纳萨克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浙江龙游东方农药厂),位于浙江省龙游县,是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新型绿色农药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制剂三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公司核心产品是单氰系列产品(95%晶体、50%水剂和20%水剂),年产能达到30000吨,是中国单氰胺产品质量最稳定、生产和出口规模最大的制造商之一。
龙游县金怡热电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长期从事工业固废焚烧处置工艺研究、固废物焚烧节能技术研究、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具有丰富的产业化工程项目经验。公司建有浙江省固废焚烧热电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拥有发明专利5 项、新型实用专利 47 项。
浙江贝尔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所属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是一家从事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的全国优秀民营企业。贝尔轨道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铁道部铁路器材开发中心研发基地,是浙江省轨道交通建设行业中的重点骨干企业。
浙江寰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新型建材,包括陶粒、陶粒砌块、透水砖、护坡砖、商品砼等研发生产和销售,先后摘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工业固废应用技术中心、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荣誉称号,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省级新产品4项。
浙江辰阳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化工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化工中间体及供应化工基础原料。精细化工是石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应用广泛等特点。产品涵盖了多种精细化工中间体,它们在农业、纺织、建筑等传统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在医药合成、电子产品制造、新型材料探索乃至环境保护技术中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项目研究方向及导师团队简介(导师团队简介必填;如无研究方向可不填)
导师团队由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和产业界高级专家组成。(以下是部分导师信息)
李小年 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催化技术与工程
孙培龙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化学与资源利用,主要从事大分子多糖的分离纯化、性质、功能及构效关系的研究,重点进行食用菌功能性提取物及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钟兴 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电催化氧化、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涂层钛阳极(DSA/MMO)等
贾建洪 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细有机合成、有机功能色素、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与制造、微通道或管道化智能化连续合成技术研发等领域
张群莉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激光智能制造、激光表面工程
李研彪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机器人应用技术,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
韩龙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 CO2捕集与转化、可再生能源制备绿色燃料、固废能源化资源化利用
董辉 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工业物联网、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
邵平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营养物设计与应用
李非里 环境学院教授、博导,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及其修复
胡俊 环境学院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饮用水消毒与深度处理技术、废气(水)生物净化技术
四、项目招生人数说明
最终以下达计划数为准。
地方研究院名称 | 联培招生学院 | 招生专业 | 招生对象要求 | 拟招生数 | 咨询方式 |
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 | 001 | 085600 | 无 | 5 | 项目联络人:何老师 |
002 | 085500 | 无 | 4 | ||
125603 | 无 | 1 | |||
003 | 085406 | 无 | 5 | ||
006土木工程学院 | 085900 | 无 | 1 | ||
018 | 085600 | 无 | 1 | ||
019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6000 | 无 | 8 | ||
095500 | 无 | 7 | |||
024 | 085700 | 无 | 3 | ||
027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 | 085800 | 无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