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网络空间是信息环境中的一个全球域(整体域),它由独立且互相依存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组成,包括互联网、电信网、计算机系统、嵌入式处理器和控制器系统。从网络和电磁视角进行定义,网络空间也被称为网电空间,通常是以互联网为主体,外延到移动互联网、工业控制网等与国家公民息息相关的网络的组合,是网络信息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信息环境,是所有信息系统的集合。目前,网电空间已经被视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空间”,“没有网电空间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安全决定成败”,保卫网电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多数国家的共同目标。
二、项目特色
网电空间安全对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性影响,是赢得未来战争主动权的先决条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是网电空间安全领域的国家队,承担了网电空间安全领域的先进技术研发与技术研制。并通过校企培养基地,培养一批具有网电空间相关的工程科技人才。
三、项目合作企业简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是中国电科的骨干成员单位,是我国通信信息控制系统装备总体研究所、通信信息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自1978年建所以来,三十六所以“信息智能控制的领导者”为发展要求,致力于通信信息控制系统装备和以水生态智能化、交通智能化等为主的行业数字化智慧应用,为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三十六所现有员工2100余人,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等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的带领下,历年来共取得科研成果4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等14项,省部级181项,专利申请730余项。
四 、项目研究方向及导师团队简介
研究方向一:电磁频谱智能对抗,关注人工智能在电磁通信领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智能信号处理和无线通信中的人工智能算法对抗攻防、深度检测、安全评估等内容。
研究方向二:网络空间安全,关注网络空间中算法及应用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社交网络层面的虚假检测、谣言传播、推荐算法治理,基础设施层面的异常检测、算法对抗、网络抗毁性等内容。
研究方向三:无人系统安全,以卫星无人机作为数据采集平台,研究无人机等编队飞行、智能控制、卫星嵌入式通信系统等核心算法与关键技术,研发智能无人系统安全,提高系统鲁棒性。
导师团队:导师团队由校内导师团队和校外导师团队组成。其中,校内导师团队包括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的宣琦、洪榛、钱丽萍、陈晋音、徐东伟、阮中远、郭海锋、温震宇、吴哲夫、任宏亮、傅晨波、俞山青、朱俊威、王倩、马晨、陈壮志,信息工程学院的卢为党、张昱、黄国兴、冯运琪、韩会梅;校外导师团队包括中电科三十六所的王巍、李焕、周华吉、尤明懿、郑仕链、骆振兴、陈仕川、陈勇群、沈伟国、朱佳伟。
五、项目招生人数说明
本项目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25年计划如下,最终以研究生院下达计划数为准。
项目名称 | 招生学院 | 招生专业 | 报名要求 | 25年拟下达招生数 | 咨询方式 |
“网电空间安全”卓越专硕班 | 003 信息工程学院 | 085402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 无 | 6 | 项目联络人:徐老师 邮箱:dongweixu@zjut.edu.cn |
085406 控制工程 | 无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