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2025年“工业智能感知与决策”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培养项目介绍

发布者:浙工大研招办来源:浙工大研招办发布时间:2024-10-14浏览次数:23

一、项目背景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指出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随着工业4.0智能时代的到来,工业互联网环境下使得实时的生产数据采集传输变得容易,促进了工业互联网下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以实现数据价值赋能。现有人工智能算法多为开环设计框架无法充分保障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精准性,且面临数据的异构、低质、异步等挑战。为此,亟需研究工业大数据分析理论建立工业生产的完备分析模型与高效实时的算法框架提升工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工业革命4.0智能时代到来,工业互联网作为高科技产物在生产中发展迅猛令数据采集传输变得容易,进而促使工业互联网下开发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实现数据价值赋能。从框架体系考虑,通过工业互联网构建数据、网络、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深入推进互联网+”,从而形成实体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在数据层面,探索工业数据赋能价值,其本质是解决海量多源异构工业数据下的融合感知与数据分析问题。在网络层面,通过工业网络实现工业系统各部门资源共享和相互协作可极大提升工业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率,而各生产系统状态实时获取与协同控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要条件。传统集中式监测与控制方法已不再适用,如何有效实现网络互联下各生产系统的边缘监测与分布式协同控制对工业互联网的运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安全层面,工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子类,可能遭受诸如DoS攻击、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等常见网络攻击,直接影响工业系统的安全运行。在此情形下,探索多种攻击信号检测与估计、安全状态监测、可靠决策等方法的设计对于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特色

  本学科培养研究生应具备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具备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智能硬件、信号处理等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掌握与应用控制、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理论方法,能够在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做出实践性成果。通过工业大数据分析体系培养出的毕业研究生具有强健的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人工智能等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项目实践能力,达到项目高级技术人员的任职要求,填补高职院校、互联网巨头、工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商的岗位空缺。

  目前项目组已与杭州西奥电梯、禾川科技、金华创新研究院、沪宁股份、云谷科技、华立股份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将进一步积极协同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和社会公众等各方主体,整合社会力量和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多主体、多维度、多要素互动,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上,构建全面有效的校企融合践行机制,坚持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开展范围广、规模大、层次高的校企合作共建。

   建设并优化研究生人才异地协同培养平台,努力实现培养方案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体系与科研能力对接、培养目标与资质认证对接,打造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跨地区导师团队为核心,坚固平台骨骼,组建融合校内外一流师资的跨地区导师团队。以跨地区课程内容为实体,强健平台脏器,推进不同地区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共享。以跨地区学术交流为渠道,打通平台血脉,着力并加速异地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三、项目合作企业简介

杭州西奥电梯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市余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资本5.05亿元,总占地面积超过400亩,是一家行业领先的集电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及售后维保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电梯制造服务商,聚焦构筑面向未来的“安全智能楼宇交通方案”,公司经营业绩稳居行业前三。以打造“产品极致、品质极致、服务极致”为引领,打造“一件流、一键通”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公司领先行业引入德国工业4.0理念,按照世界500强标准布局工厂,以管理智慧化实现制造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智能蝶变,通过制造超脑、工程服务大脑等数字化系统,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公司以前瞻性的数字孪生模式,打造行业最全产业链、建设行业单体规模最大、最智能的数字“超级工厂”,公司电梯制造执行系统与世界级制造流水线无缝对接,实现0.01mm级航空级工艺及电梯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能力,已开发出9大系列、20余种梯型产品,广泛覆盖住宅、写字楼、商场、酒店、工业、医院、高铁、地铁公共交通等使用场所,满足市场客户多样化需求。其中,XO-NEWIII 10m/s超高速梯,GMEIII系列钢带客梯、Xmodel 3系列数字住宅电梯、CON系列乘客电梯均领衔行业。公司在全国战略性地布局15个营销战区、93家直属分公司、600余个销售服务网点,同时,在全国核心城市开设80余家别墅梯门店。服务民生、助力城市升级,西奥设有专门加装梯、改造梯专业团队,为既有住宅提供全面的垂直交通解决方案。在工程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方面,公司是行业唯一国家教育部授权的维保技能评价单位,以西奥大学国内一流的电扶梯实训基地为载体,打造理论实战相结合的“电梯专家”生产线。

  公司先后服务国家战略性“八纵八横”轨道核心枢纽(雄安站、杭州西站、郑州南站、八达岭长城站等),打造出覆盖最冷地区、最热地区的“最系列”轨道精品工程;与50余家TOP100房产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全场景服务北京冬奥、杭州亚运等国际赛事;已累计为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公司始终坚持高起点、大投入,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科技研发,综合竞争能力保持行业一流水准,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均居行业前列。作为行业唯一国家智能制造示范试点企业,行业唯一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首家通过“浙江制造认证”,先后荣获 “杭州市政府质量奖”、“浙江省政府质量奖”、“浙江省未来工厂”等质量建设荣誉。与此同时,公司品牌表现受到大众及传媒高度评价,荣获“2021全球电梯品牌中国市场10强”、“中国500强房企首选供应商”等诸多品牌荣誉,并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称赞。

 

禾川科技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11月,是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应用集成,致力于为智慧工厂提供核心部件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3C、锂电、机器人、包装、纺织、物流、激光、CNC等领域。禾川科技多年来深耕OEM市场,服务广大OEM客户厂商,获得了极佳的产品方案性能 口碑,在光伏、3C、锂电与机器人等行业具备极高的占有率。通过多年来的高速发展,禾川科技已赫然进入国产自动化一线品牌方阵,同时也取得 了“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市级工程技术研 究开发中心”等多项荣誉,助力中国工业强国之路。

 

沪宁股份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曾用名:杭州沪宁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家以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9270.5526万人民币,并已于2021年完成了定向增发。地理位置: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座落于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西大门入口处,绿城中泰工业园区内,交通便利。距市中心20公里。厂区面积: 厂区面积约15000平方米,厂房面积18000平方米。经营理念: 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道路,不断追求技术创新,诚信经营,诚信服务,始终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企业口号: 因为沪宁,所以安全。沪宁目标: 国内最大的电梯安全装置生产商。

 

云谷科技

  杭州云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谷科技)成立于20113月,总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畔,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云谷科技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基于工业互联网产品构建热能全域协同模型,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打造“TEMPED全域协同热能管理平台(Thermal Energy Management Platform of the Entire Domain)”,以数字创新支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基于工业互联网产品构建热能全域协同模型,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打造“TEMPED全域协同热能管理平台(Thermal Energy Management Platform of the Entire Domain)”,以数字创新支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聚焦政府能源双控、热企高效运营和人居环境改善,为城市、工厂、建筑、家庭的热能管理赋能,实现政府监管的“人治”到“数治”、服务热企的“人控”到“智控”、人居环境的“人感”到“智感”的全域协同,构建了双碳背景下“政府可治、企业可控、百姓可感” 的创新型能源动态平衡基础设施。云谷科技以“数字创造人居和谐”为使命,通过不断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  系列产品和服务,通过“源、网、站、户”的全域管理,全过程数字栾生、人工智能与IoT智能产品等创新技术,解决低碳供热系统优化调度、全域协同等技术难题。云谷科技奉行“理想、乐业、协作”的核心价值观,倾注智慧、奉献社会,“让每个家庭减少1吨碳排放”是云谷人的行动目标。在顺应全球降碳的同时,云谷科技遵循“领先一步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增效,与合作伙伴共赢”的战略方针,坚持颠覆式的创新技术革命,为人类社会美好未来作出云谷人应有的历史贡献,成为杰出的“碳路人”!

 

华立股份

  华立集团创立于1970928日,自20081月,华立集团总部及相关在杭子公司搬入位于杭州市西溪湿地西区旁的五常大道181号华立科技园。华立主要投身于发展医药、仪表及电力自动化、生物质燃料、新材料、国际电力工程及贸易、海外资源型农业等产业。已成为一家以医药为核心主业、多元化投资发展的企业集团。华立位列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1970928日,华立从一家小作坊开始了创百年基业之路。从2005年开始,华立的总资产与年营业收入双双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华立在全国各地及海外雇员一万余人,且拥有一支1000余人的科研团队,其中高级职称120多人以及中级职称720余人。现已拥有拥有三个“博士后工作站”、三个“中国驰名商标”、十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四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华立控股了昆明制药(600422)、武汉健民(600976)、华智控股(000607)共3A股上市公司;参股开创国际(6000971A股上市公司。同时华立已经在泰国、印度、阿根廷、约旦、坦桑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投资建立了各类产业的生产基地,同时在美国、法国、俄罗斯、菲律宾以及非洲的十多个国家设立了业务机构,代理和销售的产品更是遍及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华立在泰国中部罗勇府投资开发了“中国工业园”,开辟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模式,2010年,华立又开始在印尼、柬埔寨布局,在舟山发展生物质可再生能源产业。华立全球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创业近半个世纪以来,华立一直秉承“增进社会福祉、实现人生价值”的经营理念,以“创全球品牌、树百年华立”为愿景目标,正在实现从一个中国本土企业向具有全球经营能力及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转变,力求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百年老店”。

四、项目研究方向及导师团队简介

本团队将针对体现工业互联网优势的数据、网络与安全三个方面,聚焦于解决如下三个关键问题:1.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多源异构信息融合与数据分析、2. 工业互联网下生产系统的边缘监测与分布式优化控制、3.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的安全监测与可靠决策。

本项目导师团队所依托的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A),浙工大5个高峰建设学科之一,拥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国际合作基地,是浙江省属高校电子信息领域第一个获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学科现有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人选、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各1人,四青人才3人,浙江省杰青6人。拥有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工程中心和浙江省嵌入式系统联合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杰青、国家基金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项目150余项,在网络化控制、工业大数据分析、信息融合、机器人控制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导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0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拥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海外优青、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省青年千人,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团队与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围绕中国制造2025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基础研究,在网络化控制、信息融合、机器人协同控制、信息物理系统安全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项目20余项,在自动化领域顶尖期刊TACAutomatica上发表论文32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出版专著5部,团队核心人员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轻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多名成员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担任分会主席等,已成功组织了六届全国网络化控制研讨会,在海内外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及学术影响力。团队将聚焦工业互联网系统,开展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系统感知、控制与安全性研究,为多源异构数据下多尺度融合感知、工业互联网系统边缘监测与分布式控制、工业大数据分析、攻击信号的快速预警-在线辨识-信息补偿-安全融合感知-可靠决策的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等关键科学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并将理论成果在智能工厂、产业大脑等领域中开展应用研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五、项目招生人数说明

  本项目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25年计划如下,最终以研究生院下达计划数为准。

 

项目名称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报名要求

25年拟下达招生数

咨询方式

工业智能感知与决策

003
信息工程学院

085406
控制工程

13

项目联络人:

郭老师

邮箱:fhguo@zjut.edu.cn

006
土木工程学院

085900
土木水利

1